在《朗讀者》第二季第十期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著名的芭蕾舞蹈藝術家譚元元。她用自己的故事詮釋了對“痛”的理解,她用對芭蕾舞的熱愛與執(zhí)著戰(zhàn)勝了所有必須面對的“痛”,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在大多數(shù)芭蕾舞演員眼中,譚元元的舞蹈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的令人羨慕,這看似輝煌的人生,她的背后實則是充滿了痛苦與挑戰(zhàn)。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連夜排練出一個長達三十分鐘的而且是她從未接觸過的一個舞蹈,她說:“我已經(jīng)答應了,我一定要做好。”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最終出色地完成了《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巴蘭欽舞蹈,令大家刮目相看,這也正是她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得到了其他人用12年到16年才能得到首席位置的過人之處。
芭蕾本來就是一個對舞者非�?量痰乃囆g,隨著年齡的增長,舞者們的身體形態(tài)會越來越差。譚元元說:“跟我搭檔的都已‘掛靴’,我也曾想過要‘掛靴’,直到我遇到了芭蕾舞劇《小美人魚》�!痹谶@個舞劇中,她將自己投入小美人魚這個角色中,用心用情用愛深刻領會這個角色,用至純至美的舞姿演繹的“小美人魚”深深地打動著觀眾,展現(xiàn)著“足尖上”的美麗與堅韌。
她動情地說:“作為一個舞蹈家有時候像僧侶一樣孤獨,芭蕾舞的日子就像踩在刀尖上�!背松眢w上的痛,與家人離別的思念之痛也時常圍繞著她。當她回憶起已故的外公時,她的眼底滿是愧疚。因為工作無法回家,想念她的外公自己騎著兩個小時的自行車去看望她。后來,因為出國演出無法回家看望外公,最終在下飛機的時候收到他去世的消息。她將《海的女兒》獻給天堂的外公,以此紀念外公對自己無私的愛和對外公的思念。
小美人魚這個至痛至美的角色不僅延長了譚元元的藝術生命,同時也成就了她職業(yè)生涯的奇跡。她的故事告訴我們:臺上一分的輕盈優(yōu)雅都是臺下十年的傷痛與堅持。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讓我們懂得在面對困難與挫折的時候,我們要不折不屈、勇往直前。讓人后悔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所以,我們要抓住機會,奮力前行!
|